
“3—2—1,開機!”6月7日上午9時許,位于四川綿竹市漢旺鎮(zhèn)的東方汽輪機公司(簡稱東汽)主機四分廠內,廠長李傳軍發(fā)出了開機的命令。
隨著一陣巨大的轟鳴聲,因地震沉寂了20多天的5米數控立車運轉起來。數分鐘后,操作工人打出了一切正常的手勢。這是繼6月6日四分廠舉行恢復生產儀式后啟動的第5臺大型生產設備。按照這個進度,7月10日左右該廠將完全恢復正常生產。
“我們要讓十里東汽重現(xiàn)蓬勃生機。”李傳軍堅定地說。漢旺鎮(zhèn)龍門山脈曙光山下,沿山腳10里都是東汽的廠房。“十里東汽”是東汽人多年奮斗的成果,也是東汽繁榮興盛的象征。汶川大地震發(fā)生后,東汽在漢旺鎮(zhèn)的生產基地嚴重損毀,大多數廠房倒塌,500多人遇難,企業(yè)的機床精度全部喪失、吊車無法使用。四分廠60萬千瓦機組大型靜子件生產量占東汽公司的70%、60萬千瓦以下汽輪機組裝量占80%,李傳軍明白,這樣嚴峻的局面對整個公司的生產運行意味著什么。
李傳軍告訴記者,地震發(fā)生時他正在設備處4樓開會,半棟樓瞬間倒塌,他有幸跑了出來。第一波地震剛過,李傳軍就帶著工人沖進了四分廠車間搶救設備。
“等靠要不是我們東汽員工的作風,必須抓緊時間恢復生產,使公司脫離困境!”李傳軍說。
機床就是自己的武器,廠房就是自己的陣地,這是東汽員工的集體信念。來不及休整、來不及等待更多的援助,東汽員工送別了遇難的工友、推平了廢墟,重新開動了機器。
記者看到,廠區(qū)很多地方還堆著沒來得及清理的磚塊瓦礫,一頂頂帳篷取代了倒塌的職工宿舍。在加工工段,機器已正常運轉,工人們在機床旁精心操作,抓緊搶修受損的機器,地上整齊地碼放著準備組裝的汽缸……一切都在緊鑼密鼓且有條不紊地進行著。
在車間10余米高的橫梁上,維修人員正在檢修行車。廠房加固完成后,行車即可通電使用,這將大大提高生產效率。車間內,記者還看到許多倒扣的汽缸。工人們告訴記者,這些汽缸可以承受數百噸的重壓,發(fā)生余震時可以鉆進去躲避,余震過后繼續(xù)投入生產、加固廠房、檢修機床、調試設備。在余震的威脅中、在工具緊缺的困難中、在痛失親人的悲傷中,東汽廣大員工克服種種困難,終于使機器轟鳴聲又響起來了!據了解,最近幾天四分廠還將恢復一批大型設備的運行,以實現(xiàn)公司7月10日左右全面恢復生產,全年完成原計劃產量80%的目標。
“房子塌了我們可以重建,機器沒了我們可以再造,只要東汽團結奮斗的精神在,我們定能讓全國人民看到一個更強的東汽!”李傳軍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說。